利用光和色彩来观察和剖析活细胞的先锋--钱永健
钱永健195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祖籍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他是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并担任着美籍华裔生物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这些职务。曾先后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任教。
光与色彩
似乎每一位科学家的童年都是与众不同的,钱永健也不例外。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得了哮喘,父母怕他的病情恶化便很少让他出门,正是因为这样,这段期间在家对化学实验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在他家中的地下室研究化学实验,一做就是半天甚至更长时间。
童年时代的钱永健就显露出了科学天赋,实验所产生的鲜艳色彩以及成果也让他十分着迷,秉着对实验的热衷,使他在16岁时就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全国性奖项--“西屋科学人才选拔赛”一等奖,获奖原因是对“金属如何与硫氰酸盐结合”这一课题的研究有重大贡献,这个比赛是当时美国最权威的青少年科学竞赛,因为参赛者是以高中生为主,所有这一比赛也被称之为“年轻的诺贝尔奖”。
此后,钱永健便一路顺风顺水,不仅拿到了美国国家优等生奖学金,还考上了哈佛大学,毕业后又去了英国剑桥大学深造。期间,钱永健还发明出一种可追踪细胞内的钙水平的染料,不过,计量细胞内钙水平的方法当时还不成熟,相当的原始,通常会毁坏研究细胞。
1972年,20岁的钱永健获得了哈佛大学化学和物理学士学位。
1977年,钱永健从剑桥大学毕业,并获得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获得学位后他便在美国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作,后来还被升为了教授呢。
1995年,钱永健被当选为美国医学研究院的院士,后来又被当选为美囯国家科学院的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的院士,43岁的钱永健便成为了美国顶级科学家之一。
2008年,钱永健与美国生物学家马丁·沙尔菲和日本有机化学家兼海洋生物学家下村修2名科学家以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获得该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早在1994年时,钱永健便开始了对GFP的研究(GFP即绿色荧光蛋白,是一种在美国西北海岸所盛产的水母中所发现的一种蛋白质);虽然当时还不完善,但他从没有放弃过这项研究。所以在后来钱永健改进了GFP的发光强度和发光颜色,凭借着这项研究成果,钱永健获得了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钱永健与钱学森
中国的导弹之父钱学森大家都很熟悉,钱永健和钱学森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原来钱永健的父亲钱学渠和钱学森是同出一祖。少年时钱学渠家道中落,全靠堂兄钱学森接济才能生活下来。他们两堂兄弟一起生活,一起从上海交大毕业,一起赴美留学。后来,钱学渠当上了美国波音公司的总工程师,但都不影响两家人的密切来往。直到后来五十年代时,钱学森归国后,两家中断联系近十年,直到中美关系缓和后,才又重新往来起来。所以钱永健和我们的“导弹之父”钱学森是堂叔侄的关系。
虽然有这一层关系,但因为钱永健出生在美国纽约,接受的教育也在美国,并没有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在08年他所在的科研小组通过对“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后,在媒体面前公开表示:我是一个美国人,我从小生长在美国,接受美国的教育。血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身份,自由的环境才是培养一个科学家的要件。
2016年8月24日,钱永健在美国俄勒冈州一条自行车道上逝世,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享年64岁。
钱永健一生获奖无数,几乎涉及了所有生命科学的领域大奖,也是唯一一位华人沃尔夫奖和诺贝尔奖的“双得主”,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