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自然的探索永远都不会到达尽头,虽然人类已经依靠智慧与努力实现了飞向太空、潜入海里的梦想,但深海世界对我们来说依旧是无比神秘的,探索大洋的过程仍然充斥着许多困难。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全心全意投身于祖国的海洋地质研究和古气候研究中,对海洋学事业炽烈的爱伴随着他的一生。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 汪品先是江苏苏州人,1936年11月14日出生于上海,1960年,他从莫斯科大学地质学系毕业,学成归国,自此便投身于海洋科学研究事业当中,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百余篇,专著及论文集十余种,对中国海洋地质学的发展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1996年,汪品先联合国内其他科学家,向国际大洋钻探学术委员会提交了“东亚季风在南海的记录及其全球气候意义”大洋钻探建议书。这份“建议书”在1997年度国际大洋钻探学术委员会的全球建议书评审中获得第一名,被正式列为国际大洋钻探ODP184航次,并应邀成为该航次的首席科学家。
在汪品先的呼吁下,中国加入了国际大洋钻探计划。让他难忘的是1999年,以他为首席科学家的第184航次在中国南海成功实施,这是第一次由中国人设计和主持的大洋钻探航次,实现了中国海域大洋钻探零的突破。那一年,他已经62岁。
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启动了我国海洋科学第一个大规模基础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汪品先任指导专家组组长。通过对南海深部进行系统观测,获得了一系列新发现,在南海深部重大科学问题上,提出了挑战地球科学传统认识的新观点。
2018年5月11日至23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在南海完成科学首航。在这期间,82岁的汪品先老先生在9天时间里3次下潜到1400余米的深海,下潜观测采样时间达8个小时以上。在西沙海区1000多米深的海底,汪品先还发现了一片深水珊瑚林,这是科学家在南海首次发现“深水珊瑚林”。
从第一次主持南海大洋钻探,到2018年登上真正意义上中国制造“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挺进南海深处,这位耄耋老人把一生献给祖国的海洋事业,带领团队朝着一个个科学目标进发,在国际海洋科学界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的话语权,为我国海洋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即使已经研究海洋科学几十年,汪品先也一直保持着对海洋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今年86岁的他,依然奋战在科教一线,专心致志、惜时如金,这样的他无疑是一位真正的“深海勇士”。
“我还有好多事情想要去做,可惜时间有限,要抓紧了。”汪品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