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鸣龙(1898年7月3日-1979年7月1日),生于江苏省扬州市,毕业于德国柏林大学,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他致力于有机化学的研究,特别是甾体化合物的合成研究,为中国有机化学的发展和甾体药物工业的建立以及科技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内忧外患——学医救国
1898年,黄鸣龙出生在山清水秀的江苏扬州。世纪交接之际,也是内忧外患纷扰的时候。战场上,各种药物的短缺往往成为士兵死亡的重要原因,战士们无助的眼神让小黄鸣龙感到很难受。虽然家境清贫,他还是毅然选择了学习药学。高中毕业,他进入了浙江省立医学专科学校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当上了一名药师。
学成归国——甾体化学有突破
1924年获得了德国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黄鸣龙学成归国,成为了浙江省卫生试验所化验室的主任,卫生署化学科主任,浙江省医学专科学校药科主任。
1934年,黄鸣龙的二哥得到了公费到德国进修的机会,得知这个消息的黄鸣龙立刻辞去了身上的职务,又一次去德国进行深造。上世纪三十年代,甾体化学是有机化学领域的热点课题。德国的先灵药厂也进入了甾体激素药物的市场,彼时的黄鸣龙,也进入了药厂做研究员。在那里,他研究了胆甾醇结构的改造,和女性激素的合成。
1940年黄鸣龙回到国内,在昆明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任研究员,西南联合大学担任教授。战争时期的科研条件十分艰苦,能用于实验的设备和试剂甚至比十多年前更加匮乏。黄鸣龙选择了山道年作为他的研究材料。这是一种从菊科植物茼蒿的花中提取的化学物质,在当时被用作驱虫药(最初的“宝塔糖”)。他经常跑到药房中,买上一大堆驱虫药,将其中的山道年提取出来做研究。
当黄鸣龙还在德国的时候,他就和同事一起研究过山道年,想要将山道年中的双烯酮酚反应应用到性激素的合成中。当时的黄鸣龙虽然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却发现变质山道年有着不同的立体构型,经双烯酮酚反应后,变质山道年的构型会发生变化。有机化学家们对变质山道年进行了探索后,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构型,只是这三种构型,似乎缺了点什么,相互之间并不能互相转变。就在那个战火纷飞、警报频催的防空洞里,黄鸣龙发现了这缺少的第四种构型,变质山道年的立体构型之间终于可以互相转变。这在天然有机化学中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为阐明山道年的绝对构型与全合成提供了依据,也为有机物的内部奥秘的探索开拓了新的道路。
正当黄鸣龙的研究渐入佳境,他也开始在化学界小有名气的时候,战争也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中央研究院的研究经费已经低得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眼看着研究中断,进度停滞。黄鸣龙只好接受了哈佛大学的邀请,在哈佛化学实验室进行研究。如果说对山道年的研究让黄鸣龙在化学界小有名气,那么在哈佛,黄鸣龙真正让自己的名字刻在了化学研究的丰碑上。
Kishner-Wolff(基斯内尔-沃尔夫)还原,是将羰基(尤其是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的羰基)还原成亚甲基的一种化学反应。这虽然是一种有效的还原反应,可却要用到昂贵的原料——无水肼和单质钠,实验的总时长更是长达3~4天。一次,当黄鸣龙利用Kishner-Wolff还原做萘醌中间体的还原实验的时候,发生了意外情况。但实验结束,结果却出乎意料得好,甚至比按部就班的Kishner-Wolff还原得到了产量还要高。他仔细地分析原因,通过改变一系列的条件,达到了改良Kishner-Wolff还原的目的。终于,一种安全、简便、经济、产率高的新还原方式被他找到了。经过黄鸣龙改良的反应不需要贵重的无水肼,也不需要容易爆炸的金属钠,反应时间从原来的3~4天变成了2~3个小时,产率更是显著提高,达到了90%。黄鸣龙,成为了第一位将自己的名字写进有机化学人名反应的中国人。有机化学的各种反应中,各种国外人名中,出现了中国人的名字——“黄鸣龙还原”。
1952年10月,黄明龙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祖国。当时的中国,关于甾体激素的研究一片空白,而这,正是黄鸣龙的拿手领域。他找出了十多种可以提取薯蓣皂素的植物,用薯蓣皂素作为原料,合成了可的松等甾体激素药物。他还走出实验室,到药厂里,帮助解决工业化的各种问题。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甾体药物从一片空白,到可以生产几乎所有种类的甾体药物,甚至还可以大量出口。他也因此获得了“我国甾体激素药物工业的奠基人”的美誉。
1979年7月1日黄鸣龙离开了我们,他将自己的名字,永远留在了有机化学的教科书中。